快時尚品牌質量問題多:太“快”成主因
優衣庫、ZARA、H&M、GAP等快時尚品牌以“快、狠、準”三大特點在服裝業迅速崛起。據悉,從需求調研到設計、生產再到上架銷售,僅需14天時間就能到達消費者手中。而他們在如此之“快”的同時,必然也會引發許多問題。
從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進口服裝質量狀況來看,進口服裝的不合格率始終較高,其中備受年輕人鐘愛的“快速時尚”品牌服量質量問題尤其嚴重。據統計,進入中國市場以來,ZARA十余次登上質量黑榜,H&M也已近10次,優衣庫也在6次以上。
太“快”成主因
據報道,快時尚品牌的上新速度已經遠遠起過了檢驗速度,“快速時尚”的戰略建立在性價比優勢上,單件產品成本低,因此即使被查出不合格后僅對產品實施退運或銷毀無法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
質檢總局提醒,“快時尚”品牌的目標顧客群對價格因素較為敏感,對安衛環項目關注程度較低,且消費者普遍對服裝產品安衛環項目的危害程度認識不足,因此“快時尚”品牌雖然屢屢被曝不合格仍大行其道。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介紹,雖然“快時尚”品牌已經多次被報道存在質量問題,但仍然難以引起消費者注意。這首先是因為消費者對服裝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服裝的安全問題也許不會在短期內暴露,但消費者不重視,長期穿著所引起的健康后果可能是難以承受的。”她特別強調,消費者在選擇服裝時,一定要謹記“安全高于時尚”的理念。